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
如果要给包头晶硅光伏产业的发展归纳关键词,“快”必是其中之一。
2022年,包头光伏产业产值以增长3倍的速度突破千亿元,成为全国首批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城市,多晶硅、单晶硅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。
对于在战新产业发展“新赛道”上找准定位跑出“加速度”、全力打造“世界绿色硅都”的包头,这样的数字十分提气。
稳信心 硬环境软实力“双支撑”
回想往昔,通威以开局就是决战的态势,仅用一年时间一期项目就正式投产,二期项目仅投产一个月后就达产达标达质;新特一期项目2022年6月30日出炉第一炉产品,投产当年即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,利税近30亿元。
再看今朝,仅仅历时50天,5月19日,中清光伏包头基地一期投产,再一次刷新了项目建设速度。
包头以不断刷新“当年签约建设、当年投产达效”的“包头速度”,实现硅产业起势成势。
如今,包头光伏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市增长最快、集中度最高、创新优势最明显、区域竞争力最强、发展后劲最足的主导产业之一。
包头的快,凭借的是硬核实力。包头用电成本低,未来使用绿电,成本会更低;国家计划在西北建设4.5亿千瓦总装机大型风光发电基地,包头靠近应用市场,产业发展前景广阔;包头是老工业基地,产业体系完备,协作配套优势明显;包头风光资源富集,绿电供应可为碳足迹认证提供有力保障;包头拥有对外开放口岸,随着跨境铁路开通,能形成南至西安海口、北联蒙俄欧洲的铁路大通道。
包头的快,是谋出来的。包头晶硅光伏产业布局早起步快,2016年,第一家多晶铸锭企业在包落户,开启了包头市迈向光伏之路的大门。第二年,包头就开始布局晶硅产业及关联材料产业发展,近年来政策不断聚焦加力,先后出台保障光伏产业发展的一系列规划、方案、行动计划,全市上下心齐劲足,以“有解思维”推动硅产业在短短两三年内迅速成势。
包头的快,是引回来的。发挥“链主”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,加大招引力度,目前我市已投产的重点光伏制造企业有12户,四大多晶硅头部企业均落户包头。这些企业技术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,创新能力在国内外处于领军地位,为包头的硅产业全链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包头的快,是干出来的。用力擦亮“包你满意”营商环境品牌,在持续优化保姆式服务基础上,建立“政商恳谈早餐会”“我为企业找市场找订单”“重点事项领办督办”等常态化沟通机制,让企业诉求直达市委、市政府成为新标配,为企业家在包创业、生活提供有温度、有宽度、有厚度的服务和保障。
聚产业 壮大规模成集群
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市就引入了阿特斯、通威、晶澳、弘元、美科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,近两年内又急速集聚了新特、双良、协鑫、大全、东方日升、豪安等头部企业。
特别是2021年以来,包头瞄准双碳转型,紧抓晶硅产业重新布局机遇,实现了产业链条强链补链和产业规模井喷式增长。
跑起来、抢时间,项目建设速度加快。大全一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+1000吨半导体多晶硅项目,从开工建设到投产,仅用10个多月时间,创造了项目建设的“大全速度”。
续投产、争一流,项目规模持续扩大。双良三期50GW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90GW单晶硅材料产能;通威三期是高纯晶硅领域全球首个单体20万吨级、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,建成投产后将形成近30万吨高纯晶硅材料产能。
立足当下,包头硅产业已经抢得先机、起势成势,打造“世界绿色硅都”基础雄厚、优势突出。
目前,全市光伏硅产业已形成包括多晶硅、单晶拉棒、切片、组件等环节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,形成多晶硅产能33.5万吨、单晶硅产能138.8GW、切片产能25GW、组件产能8GW。
面向未来,包头硅产业将乘势而上、加快发展。
打通上游!
硅产业发展的主要原料是工业硅。目前,我市正在加快工业硅项目布局,其中,大全能源计划在固阳县投资建设30万吨工业硅项目——“目的只有一个——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安全。”
延伸下游!
各级政府主动出击,招引签约下游电池、组件项目,填补空白,延长产业链,加紧布局、做大做强电子硅,“无中生有”引进发展有机硅,着力培育形成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和有机硅产业集群。以通威为代表的一些上游企业也在逐步延长自身产业链,开始涉足电池片生产环节。
今年,包头还要继续重点实施38个光伏产业项目,同时签约18个项目,涉及太阳能电池片、光伏电池、光伏组件等领域。
硅产业全产业链的投资整合,一方面,更有利于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,助力企业快速投产达效;另一方面,将推动包头全力构建以光伏产业集群为核心、以半导体产业集群和有机硅产业集群为两翼,建设全球最大的晶硅材料生产基地,加快向下游延伸拓展,完善产业配套体系,强力打造万亿级光伏产业集群。
踔厉奋发,笃行不怠。包头正铆足回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决心和干劲,转型重构,加快开辟、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
来源:包头日报 记者 张建芳 见习记者 邓雅鑫